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中心>专题专栏 >老牌油漆厂家的新生代技术人 ——记西北永新涂料青年技术专家贾雪艳的科创之路

老牌油漆厂家的新生代技术人 ——记西北永新涂料青年技术专家贾雪艳的科创之路

发布时间:2025-04-10

在西北永新涂料有限公司制漆厂,贾雪艳的实验服上总沾着斑驳的色浆痕迹。这些痕迹像一幅流动的画卷,记录着她十二载科研生涯的执着与突破——从初入车间大学生到企业青年技术带头人,从“工艺活地图”到破解企业“卡脖子”难题的科创先锋,她用匠心和智慧,绘就了一幅科技报企与绿色转型交融的时代图景。


从“活地图”到破壁者:一线淬炼的科研基因

2011年,贾雪艳踏入永新涂料生产车间。面对密布的管线和轰鸣的机器,她选择用最“笨”的方式扎根一线——带着流程图,用脚步丈量每一寸管线。三个月里,她摸清了每一个阀门、每一条管道的走向,成为同事们口中的“工艺活地图”。这份近乎执拗的细致,让她迅速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。当同龄人还在熟悉流程时,她已开始用聚合反应理论优化水性树脂合成工艺,成为公司首批重点培养的技术骨干。

一次冬季生产中的漆浆反粗难题,让她直面行业痛点。她与团队精诚协作,逆向推演工艺流程,最终通过“助剂前移配料法”的精准改良,解决了水性工业面漆冬季反粗现象,这一突破也成为她科研路上的第一块里程碑。


绿色转型的“分子革命”:以创新叩响未来

面对“双碳”目标下的行业洗牌,永新涂料敏锐捕捉到水性涂料的技术风口,贾雪艳所在的技术团队承担了公司水性醇酸树脂项目的研发任务。她与团队分工协作,连续三个月泡在实验室对2000余组数据进行记录,最终通过单体配比的精妙调整,使公司水性醇酸产品性能得到显著提升,产品VOC排放量大幅下降。这项突破不仅斩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,更让企业产品线向环保化迈出关键一步。

她的创新往往在细微处见真章。针对检测试板滑动导致数据偏差的“小问题”,她设计的固定装置看似简单,却极大地提升了检测工作的便捷度与准确度,并获国家专利。正如她常说的:“技术创新的密码,往往藏在生产一线的细微之处。”


跨界融合: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“多面手”

贾雪艳的智慧不仅限于实验室。调任制漆厂工艺员后,为推进小品种产品的快速交付,她主导将传统的四段式生产工艺精简为色浆法或色漆法,为公司节约能源和原料成本共计约50万元。同事眼中,这位拥有6项国家专利、5项省市级科技奖项的专家,始终保持着“工艺员”的本色——每天晨会前,她雷打不动地记录车间设备、工艺参数。正是这种“将论文写在生产线”的务实作风,让她迅速成长为精通涂料研发、生产的行家里手。


传承与突围:以匠心点亮创新火种

作为“水性工业涂料创新团队工作室”的核心成员之一,贾雪艳深知“独行者速,众行者远”的道理。她采用“三阶带徒法”——基础带教、项目实战、自主创新,培养出12名技术骨干,其中3人获评省级技术能手。“让每个色号都有绿色答案”,正成为新一代永新人的创新宣言。

如今,面对水性涂料、高固体份涂料等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,作为青年学科带头人,面对赞誉,贾雪艳坚定地表示:“涂料是流动的科技,我们既要像树脂分子般精密有序,也要像颜料颗粒般敢于碰撞突破,勇当大者,勇毅创新。”

贾雪艳的故事,是工匠精神与创新基因的共振。她以“科技兴国”的初心与使命感,在分子级的革新中破解“卡脖子”难题;以绿色智造的实践,回应“双碳”时代的命题。她的科研人生,在科技与自然的调和间,绘就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图景。而她的脚步,仍在创新的起点上,向着更远的绿色地平线延伸。

在线咨询
QQ咨询
微信咨询
010-68424328
TOP